首頁 > 衛教專區 > 癌症基因檢測 > 癌症篩檢.診斷.治療及預後之基因檢測
EGFR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檢測
肺癌自2005年開始,首度為全台十大癌症之首,近年的死亡率都是癌症第一。每年新確診個案約1萬2千至1萬3千人,但同年死亡案例也高達1萬人以上。台灣並非唯一肺癌最多的國家,放眼全世界,肺癌皆是癌症之首。目前認為肺癌的致病因子與吸菸、空氣污染、家族遺傳等有關。若罹患慢性肺阻塞、支氣管擴張症、肺纖維化等病人,日後罹患肺癌的風險也會增加。
根據數據統計,肺癌當中,以肺腺癌發生率最高,而最常見的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EGFR)所致,有5~6成的發生率,好發於19、21點位(以下簡稱exon 19、exon 21)。 有EGFR 基因突變的癌細胞會不停地活化生長,加速腫瘤的惡化。 通常利用之前做肺癌診斷檢查時採取的檢體進行檢驗,就能夠判讀是否為EGFR 基因突變,及是否適合接受EGFR 的標靶治療,目前健保已給付第一代到第三代標靶藥物,治療效果佳。
分析方法
cobas® EGFR Mutation test V2,即時聚合酶連鎖反應(Real-Time PCR)
臨床意義
臨床上針對EGFR基因突變陽性所使用的標靶藥物,第一代艾瑞莎(Iressa)、得舒緩(Tarceva),以及二代的妥複克(Giotrif),然而使用第一代與第二代藥物後,平均9個月至14個月會產生抗藥性,約有50~60%會產生EGFR T790M的突變,這些患者適合使用第三代標靶藥物泰格莎(Targrisso)繼續治療則為大約19個月會出現抗藥性。本檢測將提供使用一二代標靶藥物的病人產生抗藥性的參考依據。
但p53、Rb等其他癌症基因,都和腫瘤出現抗藥性的時間有關,抗藥性時機因人而異,也有患者治療8-10年都沒有抗藥性。
檢測範圍
1.exon 18 G719X的取代突變(719胺基酸位點Glycine被任意胺基酸取代,本試劑可檢測G719A、G719C、719S等三種胺基酸Alanine (A)、Cysteine (C)、Serine (S)的取代突變)
2.exon 19的缺失突變及複合突變(複合突變是指在NSCLC患者腫瘤細胞中同時檢測到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型EGFR突變)
3.exon 20 T790M的取代突變(790胺基酸位點的Threonine被Methionine取代)
4.exon 20 S768I的取代突變(768胺基酸位點的Serine被Isoleucine取代)
5.exon 20的插入突變
6.exon 21 L858R的取代突變(858胺基酸位點Leucine被Arginine取代)
7.exon 21 L861Q的取代突變(861胺基酸位點Leucine被Glutamine取代)
檢測流程
1.與醫師或專業諮詢師溝通
2.填寫同意書採集 8~10ml周邊血
3.萃取全基因體DNA
4.針對特定基因進行次世代核酸定序 (NGS)及結果分析
5.專業醫師簽核、報告發送
參考資料
- 大安聯合檢驗所: EGFR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突變檢測
- 台灣癌症基金會: 肺癌專家談_黃俊耀醫師|EGFR基因突變,少見exon20也能精準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