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疱疹病毒HSV1-2 DNA定量(定性)分析

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是一類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引起皮膚病和性病的病毒性病原體,是引起生殖器皰疹最常見的原因,臨床上80%HSV 感染者表現為無症狀感染或症狀未被識別,這是造成 HSV感染流行的重要因素。根據抗原性不同,可將HSV分為HSV1 型和HSV2型,前者主要引起腰以上部位(如眼、口、唇 的皮膚黏膜)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的感染,症狀較輕易於治療,後者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的皮膚黏膜及新生兒感染,並與女性外陰癌和宮頸癌的發生有關,發作時生殖器周圍出現疼痛性皮膚皰疹損害並容易復發。臨床上對兩種亞型感染的預後和處理方法不同,因此對HSV感染進行診斷和分型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和流行病學意義。

 

分析方法:          Real-Time PCR,Roche Cobas z 480

參考區間:          HSV-1 DNA:Not detected / HSV-2 DNA:Negative

 

臨床意義:         

  • 單純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屬於DNA病毒,其中僅有第一型HSV-1與第二型HSV-2可以感染人類,兩者的感染途徑都是經由直接接觸含有病毒之分泌物、黏膜或是皮膚表面的傷口而造成感染。
  • HSV-1主要是感染口腔以及咽喉等腰部以上的部位,患者唾液中含有病毒,接吻、接觸以及食入唾液污染之物品是主要的傳染途徑。
  • HSV-2主要感染生殖道及腰部以下部位,性行為以及新生兒通過患病產婦的產道是主要的傳染途徑。
  • 大部分健康的成人在幼兒時期就曾感染過HSV-1,初次感染並不會有明顯的症狀,但病毒會潛伏在人體的神經節內,等到免疫系統低落時,HSV活化發病。
  • HSV所引起之臨床症狀常見有唇庖疹、角膜庖疹、生殖疱疹(HSV-2)及可以引起7 %死亡率的疱疹性腦炎(HSE)。中樞神經(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的感染或是出生時經產道造成的新生兒感染,常會引起嚴重的全身性散播甚至死亡。早期快速偵測HSV的感染才能使用正確的抗病毒藥物有效的治療HSV。
  • 孕婦生產時,若有初發性生殖器庖疹,胎兒經由陰道生產時受到感染的機會為50%;若生產時有再發性生殖器庖疹,則胎兒感染機會是40%;若有過生殖器庖疹的病史,而生產並無發生,則胎兒感染機會是0.04%。因此,我們建議有過生殖器庖疹的孕婦,或高危險群的孕婦(如:其性對象有生殖器庖疹),在懷孕36週起,即持續服用valaciclovir,以免造成新生兒的單純庖疹。

 

適用對象

1.           孕婦的生殖器庖疹

2.           新生兒單純庖疹

 

檢測流程

1.           醫療人員解說檢測內容說明

2.           醫師開立檢驗單純疱疹病毒DNA定量(定性)分析

3.           簽署同意書並採集檢測者血液

4.           檢體送至衛福部核定合格檢驗室分析

5.           獲得報告: 7個工作天由醫師解釋說明報告結果

 

參考資料:

  1. 大安聯合檢驗所: 單純疱疹病毒DNA定量(定性)分析
  2. 紀秀華教授: 皮膚庖疹病毒感染治療指引(公告日期:2004/5/2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