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衛教專區 > 藥物基因檢測 > 病原體鑑定毒力及抗藥性基因檢測
新生兒唾液巨細胞病毒(CMV)核酸檢測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簡稱 CMV)是一種常見存在體液 (例如唾液、尿液、乳汁..等等) 中的病毒,人體可能藉由接觸到這些體液而被感染。八成以上的台灣成人都曾經感染過CMV,大部分被感染者不會出現任何症狀或徵候。由於CMV感染後可在體液中發現病毒,使用唾液篩檢病毒DNA的敏感度可達90% 以上,目前已為國際共識建議的新生兒CMV篩檢方法。
分析方法:Real Time PCR,QuantStudio 5 Dx Real-Time PCR system
參考區間:Not Detected / 表示未偵測到病毒DNA(< 750 IU/swab)
臨床意義
- 台灣每200個新生兒會有1~2個新生兒先天感染巨細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CMV),CMV感染將導致胎兒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發育、視網膜炎、腸胃炎、結腸病變、腦炎與多發性神經病變、咽喉病變。為了降低先天性 CMV 感染對於新生兒之影響,建議在出生兩週內進行 CMV 篩檢,當檢查結果為陽性時,必須進行臨床評估與追蹤並進行治療。美國疾病管制局(CDC)指引,對於新生兒 CMV 檢測最佳檢體分 別為唾液、尿液及血液,此外 CDC 也認為在被感染的新生兒中,唾液與尿液檢體都可以偵測到大量的 病毒。
- 其中約有10~15%的新生兒一出生時就會有聽損、視障、小頭、癲癇等症狀,目前已有藥物可治療以減輕後遺症。其餘85 ~90%遭感染的新生兒在出生時聽力及外觀無異常,其中約有15%會於數個月或數年後逐漸產生聽力障礙,發展遲緩及學習能力異常。
- 這些新生兒雖不需藥物治療,但仍需要早期發現並持續與醫師配合追蹤聽力及神經學發展,才能及時介入治療及復健,防範後遺症的危害。根據美國CDC指引,尿液與唾液對於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篩檢為適合之檢體,此外,許多文獻報告也顯示,唾液的敏感度可達90%以上,因此使用唾液進行篩檢,已成為國際最新共識的篩檢方法。
新生兒適用對象
Ø 母親沒有做過巨細胞病毒篩檢
Ø 母親懷孕前或懷孕生活中有可能接觸到巨細胞病毒
Ø 母親確定曾感染過巨細胞病毒,擔心寶寶仍有機率垂直感染
孕婦如何避免巨細胞病毒感染
為避免孕婦在懷孕過程中感染CMV而垂直傳染給胎兒,以下建議可以降低孕期被感染風險:
- 常使用肥皂洗手
- 不要親吻6歲以下的幼兒嘴巴或臉頰
- 避免與6歲以下的幼兒童共用餐具和飲料
- 不可和嬰幼兒共用毛巾和牙刷
- 仔細清潔遭唾液或尿液污染過的桌椅或玩具物體表面
檢測流程
- 醫療人員解說檢測內容說明
- 醫師開立檢驗單新生兒唾液巨細胞病毒(CMV)核酸檢測
- 簽署同意書並採集檢測者血液
- 出生24-72小時使用無菌棒採檢,檢體送至衛福部核定合格檢驗室分析
- 獲得報告: 7個工作天由醫師解釋說明報告結果
參考資料
- 大安聯合檢驗所: 新生兒唾液巨細胞病毒(CMV)核酸檢測
- 財團法人預防醫學基金會 https://cmv.pmf.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