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孕期染色體異常篩檢
一、 何謂唐氏症?
唐氏症是人類第21對染色體異常多了一個的常見疾病(圖一),造成患者先天性智障與多重先天性疾病與缺陷,包括:智能不足、先天性心臟病、腸胃道異常、或其它器官異常等。視其弱智的程度不同,患者或可從事簡單的工作,但一般多需要家人長期照顧,其缺陷將造成個人、家庭、及社會沉重的負擔。
圖一:唐氏症者第21對染色體
二、 導致唐氏症染色體異常的原因?
每對正常之夫妻都可能生下唐氏症與任何染色體異常胎兒。人類此疾病大多屬於當受精卵開始分裂時,細胞中染色體數目不均衡分配造成的結果。唐氏症發生機率會隨著母親年齡的增高而增加,因此高齡產婦比較容易懷有唐氏症兒(表一)。生下唐氏兒不是高齡產婦的專利,有70%的唐氏兒是由34歲以下的年輕媽媽所生出,但台灣孕婦越來越高齡化(>30%)、已傾向由高齡孕育。
唐氏症兒的發生機率
母親年齡 |
生出唐氏症之機率 |
生出其他染色體異常之機率 |
25 |
1/1351 |
1/480 |
30 |
1/909 |
1/420 |
35 |
1/384 |
1/190 |
40 |
1/112 |
1/70 |
45 |
1/28 |
1/20 |
表一:唐氏症兒的發生機率
三、第一孕期(11-13+6週)染色體異常篩檢是如何檢查?
於懷孕11-13+6週施行包括:母血清檢驗及超音波檢查。超音波檢查測量胎兒頸背部組織與皮膚之空隙厚度,稱之為頸部透明帶(NT) 、鼻樑骨(NB) 、靜脈導管(DV) 、心臟三尖瓣血流(TF)(圖三)。抽取孕母血液檢驗分析兩種生化血清項目,包括母血游離型乙型人類絨毛性腺激素(Free β-hCG)及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 (PAPPA)。某些孕婦其胎兒是唐氏症或三染色體18與13之異常;超音波測量之胎兒頸部透明帶將增厚,且兩種生化血清其值將異常於平均值。綜合您的年齡、超音波標誌物檢查(包括胎兒頸部透明帶)、檢驗您血清標誌物等三項數據,以電腦公式計算胎兒是唐氏症或三染色體18與13之風險機率值。此項篩檢偵測率高達90﹪以上,其假陽性低。
圖三:超音波測量胎兒頸部透明帶(NT) 、鼻樑骨(NB) 、靜脈導管(DV) 、心臟三尖瓣血流(TF)
四、 第二孕期染色體異常篩檢如何檢查?
目前妊娠中期(15-20週) 母血篩檢,使用四種生化檢驗項目是甲型胎兒蛋白(AFP)、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β-hCG)、非鍵結雌三醇(u-E3)、抑制素(Inhibin A)稱之為四指標(Quadrable Test),加上母親年齡估算。以胎兒足月時母親年齡35歲之妊娠中期的唐氏症發生率為1/270,如果危險值高於此值稱之為高度危險;因此年齡高於35歲或血液篩檢為陽性,則建議孕婦實施羊膜穿刺術。其偵測率大約可找到81%的唐氏症兒,且假陽性高。
五、第一孕期與第二孕期染色體異常篩檢比較
比較項目 | 第一孕期篩檢 | 第二孕期四指標篩檢 |
篩檢時間 | 11-13+6周 | 15-20周 |
篩檢偵測率 | ≥90% | ~81% |
母血生化檢驗物 | PAPP-A、Freeβ-hCG | AFP、β-hCG、u-E3、Inhibin A |
胎兒超音波測量 |
頸部透明帶(NT)、鼻樑骨(NB)、 靜脈導管(DV)、心臟三尖瓣血流(TF) |
無 |
診斷時間 | 11-13週施行絨毛取樣 | 17-20週:施行羊膜穿刺術 |
孕婦心理反應及後續處理 |
1.篩檢效能高,侵入性檢查檢查比率低 2.擔心檢查結果之時間短,妊娠14週前確定結果 3.早期發現異常時胎兒較小,需終止妊娠時手術較安全,可大幅減輕孕婦心理壓力 |
1.篩檢效能低,侵入性檢查比率較高 2.擔心檢查結果時間長,妊娠20週以後才有結果 3.晚期發現異常時胎兒較大,需終止妊娠時,手術較危險,孕婦心理壓力重 |
六. 第一孕期染色體異常篩檢優點
◉ 眾多安全篩檢方法中偵測率最高
◉ 適合任何年齡、對胎兒沒有危險
◉ 報告提早知道、免卻等待焦慮
◉ 如屬高風險,有足夠時間考慮進一步測試
◉ 檢驗週期較早,人工流產的危險性較低
七、第一孕期染色體異常篩檢流程
參考資料:
1. ACOG & SMFM Practice Bulletin: Screening for Fetal Aneuploidy. Obst Gyn 2016; 127: e123-137
2. ACMG Practice Guideline: Firster trimester diagnosis and screening for fetal aneuploidy. Genet Med 2008: 10(1):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