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細胞病病毒量檢測(Cytomegalovirus PCR, CMV PCR)
CMV 為一潛伏性的病毒,一旦感染後會終身存在,無法完全清除,在免疫正常的健康人身上不會有 明顯症狀,並且不會偵測到 CMV 病毒量。此病毒普遍存在,全世界都可找到。一般性常見的感染在健康成人和兒童中引起輕度至中度疾病。如果在懷孕期間感染,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孕產婦和胎兒併發症。因此對孕產婦感染導致母嬰傳播或先天性感染是一個獨特關注的議題。母親在懷孕期間如果受到巨大細胞病毒的初次感染或再復發,病毒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導致新生兒聽力喪失和精神傷殘造成死胎或各種先天性胎兒畸形。在免疫功能不足或缺損的個體,例如:移植接受者和愛滋病患者,它可能會導致嚴重威脅生命的併發。
分析方法
Real-Time PCR,Alinity m,Abbott
報告格式
Not Detected、< 30、病毒量數值、> 100,000,000 IU/mL,四種型式
臨床意義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簡稱CMV)是一種常見的雙股DNA病毒,其DNA 約由230,000個鹼基對所組成,屬於人類皰疹病毒家族的β皰疹病毒亞群,潛伏感染時會躲在單核淋巴細胞、液腺、唾液或其他腺體內,感染細胞後會造成細胞融合,並在細胞該內形成大型的包涵體,故命名為巨大細胞病毒。
◉感染者可透過以下方式傳播 CMV
- 直接接觸唾液或尿液,特別是嬰兒和幼兒的唾液或尿液
- 透過性接觸
- 從母乳傳播給哺乳期嬰兒
- 透過移植器官和輸血
- 懷孕期間
◉若在懷孕前檢驗母體血清CMV IgG 呈陽性,則代表母體曾被感染過,胎兒通 常無症狀,故臨床上並未納入常規篩檢。初次感染第一週IgG的親和力很低,於18~20週才緩慢隨免疫反應達到巔峰。懷孕6~18週時,若IgM、IgG並存,再加上IgG親和力低,即可診斷CMV 初次感染,敏感度100%;但懷孕20~23週 時,敏感度降至62.5%。懷孕12~16週時IgG親和力高,代表過往感染。羊水培養出CMV病毒,是公認最可信賴的胎兒先天性感染檢查。CMV DNA在初次感染後1個月內可 檢測出,通常可持續6個月,以PCR偵測病毒基因體,相當敏感及專一;若PCR陽性再去定量(qPCR),每毫升羊水中有 105基因當量(copies)以上,則可預測先 天性感染出現症狀,當羊水中每毫升含 500 copies以下,有症狀的風險很低。如果羊水的病毒培養及PCR都是陰性,則幾乎可以百分百排除CMV感染。
母體CMV血清學結果判讀
IgM | IgG | Ig親和力 | 血清學判讀 | 建議 |
---|---|---|---|---|
陰性 | 陰性 | - | 未感染 | 良好衛生習慣 |
陽性 | 陰性 | - |
1. 初次感染(垂直感染之高危險群); 2. 偽陽性:其他病毒(如:EBV、parvovirus B19)造成交叉反應。 |
三週後再檢測;結果相同,則羊水檢查。 |
陰性 | 陽性 | 高 | 過往感染(非活動期) | 解除感染疑慮 |
陽性 | 陽性 | 高 | 復發感染(再活化或再感染) | 解除感染疑慮 |
陽性 | 陽性 | 中 | 感染(但無法區分初次或復發感染) | 羊水檢查確認 |
陽性 | 陽性 | 低 | 初次感染(垂直感染之高危險群) | 羊水檢查確認 |
◉孕婦感染CMV會造成羊水過少、子宮內生長遲滯、早產、低出生體重及脈絡膜視網膜 炎。在初次傳染以後,CMV建立終生潛伏。如果孕婦染上病毒,則引起胎兒感染和圍產期(妊娠22週後至出生後7天)感染。據統計,由原發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孕婦所造成的新生兒的感染率可高達1/3,而圍產期感染比子宮內感染的百分率更高。
◉新生兒CMV傳染嚴重時嬰兒皮膚呈紫斑,似「藍莓馬芬鬆糕(blueberry muffin)」的黑白交錯皮膚(salt and pepper skin)。也是導致聽力喪失和精神傷殘的主要病毒起因。因此懷孕期間預防感染 CMV 是很重要的。
◉大多數人都會被感染,但多是無症狀的感染,只有當患者免疫力喪失時,如愛滋病患者,才會引起嚴重的症狀,在公衛程度高的已發展國家,成人感染CMV的比例為40 %,整體陽性率為70 %;在發展中的國家,CMV陽性率約為90 %,全球六個月以下新生兒的陽性率為2-10 %。CMV為一潛伏性的病毒,一旦感染後會終身存在,無法完全清除,在免疫正常的健康人身上不會有明顯症狀,並且不會偵測到CMV病毒量。然而,對於未出生的胎兒或免疫力有缺陷者,巨細胞病毒卻具有致病力。
◉在造血的幹细胞和器官移植接受者因為巨大細胞病毒常潛伏於淋巴細胞或腎、骨髓等器官,而器官移植時又多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所以會發生類似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的症狀如發燒、脾臟腫大及單核球異常增加。在致死率方面,在正常免疫功能之宿主的死亡率<1%,而在器官和骨髓移植患者,巨細胞病毒可能造成重大的發病率和死亡率。CMV會直接造成組織入侵的感染,間接引起急性和慢性移植排斥及次發性的細菌、黴菌和病毒感染的起因,降低同種異體移植成功率和病人存活率。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性藥物治療之病人或愛滋病患常會導致潛伏的巨大細胞病毒再復發,引起伺機性感染,如間質性肺炎、腦炎或肝炎。
◉CMV的脫氧核糖核酸定量與臨床表徵和其他實驗室標誌提供臨床醫師用來病 患管理監測CMV脫氧核糖核酸量的方法。以Real-Time PCR方法偵測CMV病毒量,可以較傳統血清學方法更為敏感,即早提供臨床醫師追蹤CMV病毒是否活化的報告。
篩檢流程
1.與醫師或專業諮詢師溝通
2.填寫同意書採集 2~3ml周邊血液或血漿
3.針對CMV進行聚合酶連鎖反應偵測CMV病毒量
4.結果分析
5.專業醫師簽核、報告發送
參考資料
- 台北大安聯合檢驗所:巨大細胞病病毒量檢測
- Practice Bulletin No. 151. Cytomegalovirus, Parvovirus B19, Varicella Zoster, and Toxoplasmosis in Pregnancy.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25(6):p 1510-1525, June 2015. DOI: 10.1097/01.AOG.0000466430.19823.53
- 謝嘉娟 張芳維 周稚傑 羅慶徽 巨細胞病毒感染之產前篩檢 家庭醫學與基層醫療 第二十四卷第五期 183-188頁
- National CMV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