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癇前症篩檢(PES)
恭喜您懷孕了!每位婦女都希望能平安孕育出一個健康又聰明的寶寶,但造成孕產婦死亡的三大原因是:羊水栓塞、子癇前症以及產後大出血。因此,子癇前症是造成孕婦死亡主要的原因之一,它主要是由於胎盤功能失調造成。它可藉由婦產科醫師在孕婦懷孕期間實施子癇前症篩檢及預防性處置,可降低危害之風險並確保母子均安。讓我們攜手一起為您母胎健康把關!
何謂妊娠高血壓及子癇前症?
妊娠高血壓,是指收縮壓 >140mmHg 或舒張壓 > 90 mmHg ,或妊娠後期之血壓比早期收縮壓高 30mmHg 或舒張壓升高 15mmHg。
妊娠二十週後才發生,有關的高血壓可分成三個大類:
1. 妊娠高血壓(PIH):只有血壓升高,沒有合併蛋白尿,生產後就回復正常。
2. 子癇前症(preeclampsia,PE):除了高血壓之外,合併蛋白尿。
3. 子癇症(Eclampsia):子癇前症併有抽筋發作稱之。
4. 慢性高血壓:在懷孕20週前發生高血壓,同時未合併蛋白尿的現象。
5. 子癇前症(PE)的發生對於胎兒和母體的短期和長期不利後果。其的發病的後果是與胎兒懷孕週數呈現負相關,該疾病越早期發病對胎兒預後越差,如果胎兒在34週之前生產,比在中間的34-37週生產,或後期子癇前症37孕週生產後果差。
那些產婦比較容易發生子癇前症呢?
常見的有初產婦或高齡孕婦(>40歲)、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肥胖症(BMI>30)、孕婦本身已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子癇前症篩檢篩高危險群,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多胞胎、葡萄胎等等。
子癇前症會有哪些常出現的症狀呢?
常見之症狀有,噁心、嘔吐、頭痛、視力模糊、頸部僵硬、小便量減少、全身水腫、體重過度增加、上腹部疼痛。檢驗可發現肝功能異常、血小板下降、腎功能指數異常、肺水腫、尿液中含蛋白大於2+或二十四小時累積超過5公克。嚴重的情況會使眼內壓上升造成視網膜剝離,不過會因血壓的下降而慢慢恢復;還會有因中樞神經系統的變化而產生頭痛及痙攣,持續性頭痛的部位通常是前額及枕骨處,其原因是腦血管痙攣而引起的。如果有發生痙攣則診斷為子癇症。
子癇前症病發症有哪些?
◉ 胎盤:胎盤功能不足、胎盤早期剝離
◉ 胎兒:早產、子宮內胎兒生長遲滯、低出生體重、胎死腹中
◉ 孕婦:凝血、肝、腎功能不全、肺水腫、子癇症、中風腦出血、HELLP症
子癇前症的發生原因:
胎兒的氧氣及營養是從媽媽胎盤透過子宮螺旋動脈血管來供給,隨著孕期的增加胎盤生長因子(PlGF) 濃度會升高,從而促使螺旋動脈血管擴張讓胎兒獲得更多血液提供生長營養。(如下圖)Hypertension 2005 Nov;46(5):1077-85.
◉ 子癇前症的孕婦的胎盤生長因子(PlGF)濃度會較低,螺旋動脈血管會狹窄供應血流較少,造成胎盤供應胎兒的氧氣及營養缺乏。(如下圖)
子癇前症如何檢查?
此項篩檢懷孕11-13+6週施行,檢查項目包括:(1)孕母基本特徵的病史狀況及血壓量測、(2)超音波檢查測量孕母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圖一)、(3)孕母血液中的妊娠相關血漿蛋白-A(PAPP-A)、胎盤成長因子(PlGF) (圖二)等三大項綜合估算而成。套公式演算,若以5%假陽性評估可以篩檢出93、61、38%發生於早期(<34週)、中期(34-37週)、晚期(>37週)子癇前症。參考資料: Prenat Diagn 2014,34,618–627
(圖一) 超音波檢查測量正常孕母子宮動脈血流阻力(左),子癇前症患者導致子宮動脈血流脈動係數(PI)升高(右)
A. 第一孕期(11-13+6週)子癇前症篩檢流程圖
◉ 第一孕期子癇前症篩檢檢出率>90%
◉ 媽媽發生子癇前症的風險降低80%
◉ 胎兒因子癇前症死亡風險降低60%
B. 20週以後子癇前症篩檢流程圖
子癇前症如何預防?
根據最新研究發現,子癇前症篩檢若屬早發型高風險族群,如果在16週服用100毫克的阿斯匹林(Aspirin);最新研究顯示可以減少50%早發型子癇前症引起的併發症,降低50%胎兒生長遲滯,減少60%早產及周產期死亡;但在16週之後接受治療可只可減少20%早發型子癇前症的發生,可見早期的篩檢有效降低早發型子癇前症及併發症的發生機率。另外,孕婦自行監測血壓是必要的,可每天早晚各量一次並做記錄,並注意胎動。醫師會依情況安排產檢,有異常時就應提早就診,儘量保持情緒的穩定即可。
子癇前症如何治療?
醫師也會視病情給予控制血壓的藥物,對於嚴重需住院治療。醫師除給予口服降低血壓藥物外,也會給予硫酸鎂以預防痙攣的發生,不過血中鎂濃度必須維持一定治療水平,太低無效,太高又怕產生副作用,因此要經常抽血以測鎂離子濃度,以及注意孕婦深部肌腱反射,呼吸速率,及排尿量,可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治療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子癇症的最佳方法就是生產,因此醫師會依據臨床症狀選擇適當的時機生產,胎兒肺部成熟後,或者產婦血壓控制不良,胎兒出現生長遲滯,臍帶或中腦動脈血流出現異常,都是需要生產的時機。
子癇前症胎兒的影響?
由於血管收縮的影響,以致於胎兒在子宮內所獲得的營養便不足,營養不足相對於胎兒出生體重會降低。而孕婦發生血壓上升的時間愈早,對胎兒的影響也就愈嚴重。另外常會有早產的發生,主要是因為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狀況不佳,長期處於不利的生長環境中,胎兒容易出現窘迫徵兆,以致於產科醫生會考慮提早娩出。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因為母體高血壓無法用藥物適當的控制,為免得孕婦發生子癇症,所以便提前娩出胎兒。而由於胎盤著床於子宮內膜的不順利,使得胎盤功能不佳,本來就是妊娠高血壓的特點,所以胎盤早期剝離的發生比例便會增高,因此在懷孕的過程都要特別注意。
參考資料:
1. ACOG 638 Committee Opinion: First trimester risk assessment for early onset preeclampsia
2. Zeisler H, …S. Verlohren. Predictive Value of the sFlt-1:PlGF Ratio in Women with Suspected Preeclampsia N Eng J Med 2016; 374:13-22